我校获批2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

12月5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公布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等3类科研创新平台认定名单的通知》(鲁教科字〔2020〕6号)正式发布,公布了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和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名单。此次认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37个,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3个。我校推荐的“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和“水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全部获批认定。并且我校还被认定为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是山东省首批协同创新中心,由青岛理工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烟台大学和青建集团股份公司等共同发起组建。围绕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与需求,重点围绕绿色建筑及建筑产业现代化等领域科技需求,聚焦绿色高性能结构体系、装配化建筑、建筑信息化、绿色土木工程材料、海洋与地质工程等重点方向,通过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集成示范和产业化全链条设计,加快核心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为区域发展提供强有力智力和技术支撑。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绩效考评结果为优秀。

“水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由青岛理工大学牵头,联合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建筑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省南水北调工程建设管理局、青岛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光大水务有限公司等共同发起组建。围绕山东省面临的水资源与水环境问题,以水处理技术与装备、城市水环境优化与安全技术、湖库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技术、生物环保技术等为主要方向,联合省内外环境领域研发和生产的核心创新力量,在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和新机制下,瞄准国际前沿,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动学科交叉发展,培养战略科学家和高水平创新人才。2019年山东省教育厅绩效考评结果为优秀。

目前我校共拥有第一批立项建设协同创新中心1个——2013年获批的“蓝色经济区工程建设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第二批培育类协同创新中心2个——2017年获批的“水污染控制和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激光绿色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高等学校对接产业类协同创新中心1个——2019年获批的“滨海城乡建设工程材料性能提升与绿色建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是山东省教育厅为深入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深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激励高校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决定在我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基础上,择优认定的一批示范型协同创新中心。接到认定通知后,学科工作办公室高度重视,认真遴选,比对认定要求和条件,结合我校实际以及山东省新旧动能转化的需要提报了本次申报项目名单。该次山东省高等学校示范协同创新中心的认定,是对我校协同创新、产学研联合发展工作的肯定,对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校、企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科工作办公室将加强协同创新中心的管理和培育,促进学科交叉和融合,培育出一批新的协同创新中心。学校将持续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高质量发展。(撰稿:石雨鹭;审核:金祖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