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院部、临沂校区: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力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围绕跨学科课程建设、教学成果奖申报、AI赋能教育教学、教学学术、课程思政等内容,学校于7月13日开展2025年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具体安排及专家情况详见下表。
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
2025年7月10日
培训日程安排
日期 |
时间 |
培训主题 |
培训专家 |
培训地点 |
7月13日上午 |
8:30-8:40 |
开班讲话 |
苗吉军 青岛理工大学副校长 |
黄岛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
8:40-10:10 |
构建跨学科课程体系,培养面向未来的工程创新人才 |
冯晓云 西南交通大学副校长 |
黄岛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
10:20-11:40 |
教学成果申报的几点思考与案例分享 |
张立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教授 |
黄岛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
7月13日下午 |
13:50-15:20 |
《AI赋能智慧课程建设》 |
朱永海 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 |
黄岛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
15:30-17:00 |
教学学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路径 |
姜晓玲 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副主任、教授 |
黄岛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
17:00-18:00 |
人智协同视域下课程思政的守正与创新 |
赵增辉 山东科技大学教授 |
黄岛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
7月12日上午 |
9:00-11:30 |
前置工作坊:智慧课程建设培训 |
王彩玲 超星泛雅集团高级产品运营经理 |
黄岛校区 智慧教室406、408 |
专家介绍:
1.冯晓云,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教学名师,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负责人。西南交通大学原副校长。现任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教30年来,一直坚持为本科生上课。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和教材1部,获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2.张立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负责人,山东省教学名师,资源勘查工程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油气田开发地质学课程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类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负责人;牵头获2022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SCI、EI检索30余篇,软件著作权8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
3.朱永海,首都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与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联合共建儿童与未来教育创新研究院副院长;清华大学人文教育研究中心课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专家组成员;曾挂职北京市房山区教委副主任;国家重大社科项目“数字教育形态研究”课题组成员;主笔撰写相关研究报告被国家总理等批示;Computers & Education等SSCI顶刊匿名审稿人,多家CSSCI期刊外审专家;在SSCI和CSSCI等发表核心论文近50篇;主编教材获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先后在十多个省市县区做“十四五”教育规划、区域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信息化规划等工作。
4.姜永玲,中国海洋大学教学支持中心副主任、教授,ISW引导员、FDW培训师;从事教师发展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通过设计教学学术项目及共同体建设,推动教学学术落地;主持或参与省部级教育教学、人文社科项目10余项,发表计算机类及教育类论文20余篇,主编多部教材,获校级、省部级荣誉10余项。
5.赵增辉,山东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徐芝纶力学优秀教师,现为“基础力学团队”省级示范性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教育部材料力学虚拟教研室”核心成员、超星智慧教学研究院特聘专家,主持材料力学国家级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和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设,荣获第四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基础课程正高组国赛二等奖和省赛一等奖。近年来,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在线课程与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知识图谱与智慧课程等方向开展了系列研究,主持中国高教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山东省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山东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重点专项、教育部产学研协同育人计划等省校级项目20余项,获省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评青岛高校教学名师、教书育人楷模、课程思政优秀教师、十大杰出青年、难忘恩师等荣誉40多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