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联合主办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空间优化布局研究课题启动会暨策略协同研讨会

5月9日,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的空间优化布局研究课题启动会暨策略协同研讨会在青岛天瑞星空酒店举行。本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地理与资源研究所与我校联合主办,北京天恒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协办,来自政府部门、科研机构、高校、及国内外相关领域专家和组织代表参加会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建锋,科技处副处长唐洪伟出席会议。

本课题隶属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重点专项“中欧在利用环境和地球观测改善气候和生物多样性综合监测方面的国际合作”项目,是2024年度政府间国际科技创新合作计划中最大的多边国际合作项目之一,由欧洲11国17个单位和中国20家单位组成项目团队。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作为项目主要参与单位之一,承担了课题二任务“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缓解适应气候变化的保护空间格局”。会议围绕“全球与国家层面的政策框架与治理创新”“区域与地方层面的气候适应与减缓策略”等关键问题展开讨论,助力实现“2050年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愿景。

郭建锋在致辞中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他指出,本次会议不仅是一次课题的启动,更是一次思想的汇聚、智慧的碰撞、合作的启航,期待与各位专家一道,深化交流、凝聚共识、加强协同,在科学与政策之间搭建桥梁,在知识与实践之间架设通道,共同绘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好图景。

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风景园林系副教授文汇作为我校课题任务牵头人,作了课题任务实施方案的汇报,对本校团队与中科院地理所近年来在气候变化下系统性保护空间优化布局以及碳核算、碳效益协同等领域开展的科研合作成果进行了展示,得到了与会专家的认可。

会议结束后,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党委书记吕楠、副院长(主持工作)解旭东、副院长孟曦、副院长张洪恩会见参会专家,并同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中国科学院等部门领导进行会谈,围绕我校风景园林学科方向的拓展与延伸建言献策。考察期间,学院与课题组专家、青岛政府相关部门开展座谈交流,就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气候治理等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探讨了空天地一体化生态环境智慧监测综合平台建设、气候变化与生物多样性协同监测与示范标准开发、多目标系统保护规划等科研和政策建议方面的合作意向。

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充分发挥学科特色与优势,统筹资源,搭建平台,与各兄弟单位加强交流与合作,携手共进,在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取得更多创新性成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撰稿:张晓双、文汇;审核:吕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