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空间碎片学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

7月23日至25日,由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主办、青岛理工大学承办、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协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空间碎片学术交流会在青岛召开。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任务局副局长王宇,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连军出席会议并致辞。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主任严俊主持大会开幕式和闭幕式。期间,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凯,党委副书记车景华,副校长金祖权,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建锋、苗吉军会见了与会领导、专家学者。

全国空间碎片学术交流会每两年一届,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涉及单位最全的空间碎片领域专业技术研讨会。本届会议来自国家航天局、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等有关院所和工业部门,以及高校、商业航天公司等102家单位的专家和学者共260余人参加了会议。

    陈连军在开幕式上代表学校致辞,对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对主办单位国家航天局对学校的支持与信任表示感谢,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帮助学校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陈连军介绍了学校及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团队在航天测控可视化与遥操作、空间碎片监测预警、低轨卫星组网控制、航天高端装备及支持系统设计制造等方向开展的科研工作以及取得的系列成果。

今年是国家航天局空间碎片监测与应用中心成立十周年。大会回顾了碎片中心十年来的建设发展历程,并举办了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研究和应用服务联合机制发布活动,包括青岛理工大学在内的20余家机制成员单位代表现场签约,联合机制架构下的指导委员会和专家委员会部分代表现场接受了专家聘任书。联合机制的发布将促进空间碎片数据共享、算法创新、跨领域协作,推动空间碎片监测预警应用服务迈向更高水平。我校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山东省空间碎片监测与低轨卫星组网重点实验室执行主任郭阳受聘空间碎片监测预警研究和应用服务联合机制监测预警技术委员会委员,并就空间环境态势感知技术研究作主题报告。

本次会议交流总结了过去两年来国际空间碎片最新动态、我国空间碎片研究和应用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及未来空间碎片领域研究新思路。会议共作15个大会主旨报告,分别从空间碎片研究进展与发展规划、国际组织在空间碎片领域的探索实践、空间碎片减缓管理和标准化、碎片清除技术与商业化、小碎片探测技术、巨型星座空间碎片问题等国内外热点问题引领会议学术方向。会议收录了空间碎片监测技术、数据处理和目标识别、轨道确定与预报、空间碎片环境模型、星座与风险评估、防护减缓与清除、小行星数据分析、空间交通管理和法规标准等8个主题的115篇论文,其中56篇论文以大会报告和口头报告的形式进行现场交流,全面展示了我国空间碎片研究与应用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成果。

会议还举办了“空间碎片治理与外空活动长期可持续论坛”,来自国际组织、航天业界的七位优秀代表作为论坛嘉宾,围绕空间碎片管理和法规要求、空间碎片基础数据共享和应用服务、空间碎片治理和太空经济等主题,现场向与会代表分享了精彩的观点。(撰稿: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审核:党政办、科技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