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流·红色血脉——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主题展”走进青岛理工大学,开启别样“开学第一课”

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伟大时刻,红色史诗与黄河交响的光影长卷更显澎湃激昂、荡气回肠。9月5日,由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主办,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与青岛理工大学共同承办的“大河奔流·红色血脉——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主题展”走进青岛理工大学,通过一场融合展览、宣讲、展演和思政教育的综合活动,为理工学子开启了一堂深刻而别样的“开学第一课”。

学校党委副书记车景华在仪式上致辞,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均主持仪式。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吴述臻等出席活动。学校团委、图书馆等部门负责人及2025级新生代表参加活动。

捐赠仪式

车景华在致辞中表示,青岛理工大学一直以来重视红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坚持守正创新,把用好红色资源和推进“大思政课”建设有机结合。本次活动是将优质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大思政课”和校园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市委党史研究院加强合作共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车景华表示,希望师生珍惜此次观展机会,在波澜壮阔的红色文化中接受精神洗礼、读懂时代强音,深刻理解“强国有我”的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展现出新时代中国青年应有的昂扬锐气、钢铁意志和使命担当!

学校党委副书记车景华致辞

中共青岛市委党史研究院向学校捐赠了《中国共产党青岛百年史话》《青岛市情概览》等编研成果,为学校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政育人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随后,“海岸星火” 宣讲团以抗战英烈故事分享、情景朗诵等沉浸式形式开展宣讲,带领师生回溯在党的领导下,青岛地区优秀儿女面对强敌入侵时不屈不挠、奋勇抗战的峥嵘岁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激励青年学生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勇担使命、砥砺前行。青岛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刘金德教授讲授微思政课《烽火黄河岸:镌刻在母亲河上的抗战记忆》,带领师生回溯了黄河流域红色火种的播撒与燎原历史。

学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钱均主持启动仪式

主题展演环节,与会人员观看了由学校商学院辅导员于淼的古筝独奏《映山红》及艺术与设计学院艺美润心团的学生们带来的朗诵《黄河》。悠扬深情的筝音仿佛将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红军时代的炽热信念带到了现场,同学们则用雄浑的声音演绎了黄河的磅礴气势与不屈的民族之魂,引发了在场师生的强烈共鸣。

主题宣讲《永不磨灭的青岛抗战记忆》

微思政课“烽火黄河岸:镌刻在母亲河上的抗战记忆”

古筝独奏《映山红》

诗朗诵《黄河》

全体师生移步展厅沉浸式参观了“大河奔流·红色血脉——黄河流域红色文化主题展”。这是全国首个系统展示黄河全流域红色文化的平台,通过“热血高原”“英雄太行”“宝塔光芒”“挺进中原”“红色齐鲁”“把舵领航”六大篇章,梳理黄河流域红色文化资源,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黄河儿女不怕牺牲、浴血奋战,不屈不挠、英勇顽强,夺取革命胜利的伟大历程。

参观展览

本次活动将理论讲述、艺术熏陶与沉浸体验有机融合,打破传统思政课堂形式,生动构建了一堂立体化的“开学第一课”,激励全校师生在新学期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和历史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在新时代的壮阔征程上谱写新篇章。(撰稿:何珊珊;摄影:曲嵩、许菲菲、马馨甜;审核:曹玉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