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校区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举行

9月11日,青岛校区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在黄岛校区西运动场隆重举行。青岛校区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继续教育学院SQA新生代表约7900人参加典礼,正式开启人生新征程。

青岛校区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和开学第一课现场

党委书记杨赟,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凯,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洪金鑫,学校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校友代表、东南大学首席教授、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郭彤,教师代表、商学院教授、学校首批“礼贤学者”特聘教授刁伟涛,相关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同志出席典礼。开学典礼由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建锋主持。

上午8时,开学典礼正式开始。全体起立,奏唱国歌。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凯为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

张凯以“求知识、广见识、养器识、砺胆识,做新时代卓越理工人”为主题,为2025级新生讲授“开学第一课”。他结合学校优秀师生、校友的科学研究、创新实践优秀事迹,鼓励新生向前辈学习,并提出殷切希望。一是夯实知识之基,快速适应和融入人工智能时代,学会在纷繁信息中采集、提炼、总结、内化,构建持续更新、为己所用的思维与体系,筑牢属于自己的、持续生长的知识大厦。二是开拓见识之域,主动融入项目研发、跨界合作和实战训练,拥抱躬行实践、多元创新的理念与环境,在实践中锤炼真知、于创新中开拓境界。三是涵养器识之度,在真诚的交流中学会倾听与共情,在观点的碰撞中收获理解与尊重,厚植通达共情、兼容并包的心胸与格局,成长为胸怀宽广、格局宏远的时代青年。四是砥砺胆识之用,既敢于做梦,亦勇于行动,既敢想敢为,更善作善成,锻造敢于突破、勇于担当的魄力与决心,在时代的浪潮中劈波斩浪,勇立潮头。

张凯强调,科技改变世界,人工智能将大家带入第四次工业革命。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人工智能以强大力量赋能每个人,打破知识壁垒,降低创新门槛。但这可能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算法替代思考,结果触手可及。同学们要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地思考、探索和实践,主动驾驭科技,成为他们的主人,而不是被科技所驾驭,成为它们的仆人。希望同学们认真学习学校开设的人工智能通识课和专业课,将人工智能与科技掌握在手中,将它们变成“宝剑”“利器”,帮助大家披荆斩棘,看见繁花,使大家成为无愧于新时代的卓越青岛理工人!

青岛西海岸新区副区长洪金鑫致辞

洪金鑫在致辞中代表西海岸新区欢迎新同学,介绍了西海岸新区的发展历史、目标定位、人文自然和科创成果,他表示,作为西海岸新区引进的第一所高校,青岛理工大学在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人才引育、成果转化等多个领域与新区紧密合作、成果丰硕,尤其是今年合作共建的青理工福瀛科技园的启用,开创了“高校+民企”协同建设大学科技园区的示范样板,希望同学们在这里练就真才实学,习得扎实本领,融入青春西海岸,共享发展新未来。

校友代表郭彤发言

郭彤校友深情回忆了在校学习生活的大学时光,对母校的发展表示欣喜和自豪,希望学弟学妹们志存高远、锤炼本领,心怀感恩、勇往直前,心怀家国、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思辨力、学习力、创造力和领导力,树立担当意识,发扬实干精神,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教师代表刁伟涛发言

刁伟涛代表全体教师寄语新同学,要从“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中汲取奋进力量,勤学善思、追求真理,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修身立德、向光而行,注重修身立德,涵养品格、拓宽视野,努力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本科生新生代表李旭辰发言

研究生新生代表靳鑫诺发言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生李旭辰、管理工程学院工业工程与管理专业研究生靳鑫诺作为新生代表发言,表示将把个人理想融入学校的发展脉搏,把青春奋斗汇入国家发展洪流,做“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青岛理工人,扎根祖国大地,紧扣国家战略需求,解决社会发展实际问题,让知识真正转化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让优秀的自己为母校的星河增添璀璨!

党委常委、副校长郭建锋主持典礼

全体新生佩戴校徽

在校生代表朗诵《薪火相传筑梦理工》

在校生代表朗诵《薪火相传筑梦理工》。全体新生佩戴校徽、合唱校歌《理工之歌》。小小的校徽,承载着学校的荣耀与精神,此后,理工学子们将把“百折不挠、刚毅厚重、勇承重载”的理工精神,化为内心的坐标与前行的力量。(撰稿:王云霞;审核:董兰国)

TOP